來源:新華網
11月15至17日,第五屆“世界水谷”論壇暨第五屆“海外中國”論壇在河海大學商學院舉辦。16日下午,作為本屆論壇的分論壇之一,“水利風景區和生態旅游”主題分論壇如期舉行,論壇旨在立足水利風景區生態旅游領域,打造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水利風景區的繁榮發展,加快河湖旅游資源生態保護,推動景區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加強水利風景區資源和旅游項目之間的對接與合作。
活動現場,河海大學商學院院長周海煒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希望論壇能夠成為有關“水”研究及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分享平臺,成為國際國內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各界同仁溝通交流與經驗分享的盛會,推動創新創業發展。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出席活動并致辭。他表示,中國風景名勝區以保護自然、服務人民、有序開發作為目標,加強頂層設計,提升了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維護國家的生態安全。
黃河小浪底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唐泉涌發表了關于黃河小浪底景區智慧旅游建設的演講。他說,小浪底智慧旅游建設以“游客為中心”為原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網絡通信、VR體驗等多種先進技術,在整合景區現有旅游信息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從智慧管理、智慧營銷、智慧服務角度出發,打造多位一體的智慧旅游服務體系。
匯景天下(北京)旅游服務公司總經理曹恒認為,隨著旅游散客時代的到來, 90后、00后已成為旅游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全新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費模式,使他們的旅游需求更加個性化、碎片化,景區將針對這個發展趨勢進行產品、管理、服務品牌的轉型升級。
安徽省宿州市政協副主席魏建華對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發展作了相關介紹。他說,新汴河景區將立足宿州本地、輻射周邊地區,以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空間為目標,打造創意經濟引領、多元價值融合、時尚元素集聚的城市水利文化公園。
揚州旅游營銷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運河城市精品景區合作機制常設秘書長肖潔表示,旅游者是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動力,通過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產品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對應分析,可提高旅游營銷的組織效率和科學程度。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師施愛芹認為,隨著新媒體的崛起,文化IP為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帶來裨益,有著高辨識度、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的周期等特點,建議將景區規劃與地域自然環境融合,充分利用水文化資源,加強相關產品的品牌化開發,打造跨界融合的文娛全產業鏈。
士山(天津)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士山對水利風景區投資建設與運營和大家進行了探討。他說,多功能旅游度假區可以有效利用現有資源,使自然文化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得以有效利用,生態體系得以修復,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整體價值,為當地產業進行升級,做全國鄉村振興發展模式的典范。
北京藍潔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昊發表了題為“智能生態廁所的發展應用”的主旨演講。他認為,旅游景區的廁所要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和人流,為游客提供舒適的環境,該公司將利用現有的廁所新技術,改善旅游廁所的現狀。
據悉,16日下午,二十場分論壇在河海大學商學院同步舉行,參會的領導和嘉賓深入探討生態文明建設、涉水經濟發展、國際水資源合作、涉水行業創新創業等重大主題的實踐與理論問題,促進“水”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打造“水領域”的智庫智囊。
|